卖关子、绕弯子、兜圈子,多余动的脑子
2024-04-11 11:21:14
  • 0
  • 0
  • 0
  • 0

打一趟不远不近的顺风车,感悟不少。

下了单,司机也来了电话,服务态度还算好。我的单位有南门和北门,相隔五分钟路程。我在靠近北门的地方下的单。为了少耽误时间,便问司机是到哪一道门接我。司机说:“我不知道是哪一道门,反正你提前点到达上车地点就行。”于是我在北门等候。在离约定时间还有10分钟的时候,司机来了电话:“等红绿灯,估计会迟到五分钟。”我说没问题。大约八分钟后,司机来电话,说已经到了,看不见我,门卫不让进来,有个大石头。我抬头看去,不见他的车。料定他走了南门。毕竟南门北门都有一块大石头,都有门卫值班。我又问他有些什么建筑,他说反正就在门这里。我看不见车,便向南门走去。到了南门,发了定位给司机,但看不见车。我又给司机打电话,他说他就在门附近,但我还是看不见车。他让我从小路走过去上车,我说这儿都是大路,没什么小路。于是司机说按照定位来找我。等了大约6分钟,车终于到了。车上几乎所有人都在怨我,司机也说这里他经常来。我最想说的是:“早知这样,你就干脆让我在南门等你,多省事啊!”但我没说,留点问题让大家都思考思考。

这一趟车,我们至少耽误半小时,都是“卖关子、绕弯子、兜圈子”所致。我认为,“卖关子”也好,“绕弯子”也好,“兜圈子”也罢,都是不必动的脑子。司机一句“不管南门北门,反正你提前点到达上车地点就行。”很大气,一副对行车路线熟悉得不得了的架势。但当他到了北门的时候,没说清楚附近的建筑,让我不得不走到南门。我到了南门又看不见车,司机不得不把车开过来。我以为他不知道,他又说自己经常来。明明熟悉的路线,偏偏绕来绕去,转来转去。如果期初回我第一句话不要“卖关子”,不就少耽误这半个小时了吗?

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把事情办得更好,但又一些人,喜欢“卖关子”,故意逗着别人“绕弯子”,浪费时间“兜圈子”。如此弯来拐去,我不知道是不是在摆架子。如果事情在他的掌控之中,那还好。如果出现的意外他也掌控不了,我估计他只好“撂挑子”了!这让我想起多年前赵本山一则小品中的一个情节:为了邀请老板恰谈生意,村里请客。厨子为卖弄厨艺,用线将鸡蛋串起来。老板入席,接二连三“遭遇”为难:坐凳子,用筷子,摆碟子频频出洋相,夹起一枚鸡蛋,还是被线串起来的!老板直截了当:“扯蛋扯蛋,不就是这么回事吗?你们到底有没有诚意?我看这桩生意别做了!”于是宾主双方不欢而散,大家都一鼻子灰。

这样“请客”,是有传统的。在婚庆中新房里的那桌席上,厨师用线串起鸡蛋,切肉故意不切断,目的是讨红包,让两亲家的亲戚闹一闹,说说笑笑。小品中,村民把这样的心思用来接待贵宾,显然是多余的主意,枉费的心机!

细想起来,说话不必“卖关子”,走路不必“绕弯子”,做事不必“兜圈子”。有话不直说,顾左右而言他。兜起圈子来,猴儿鹦鹉耍起来,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是瞎折腾。该干嘛干嘛去,天热了,哪儿凉快哪儿呆会儿,不更加直截了当吗?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