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良心”搪塞人
2024-03-22 08:17:33
  • 0
  • 0
  • 0
  • 0

“良心”一词,“百度”解释为“被现实社会普遍认可并被自己所认同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良心是道德情感的基本形式,是个人自律的突出体现。”还有“舶来词”两个:

1. [Conscience]∶个人内心的是非感;对自己行为、意图或性格的好坏的认识;同时具有一种做好人好事的责任感,常被认为能引起对于做坏事的内疚和悔恨。

2. [Synderesis]∶对道德行为主要原则的先天知识。

这实际上就是道德认知。

“百度”还有引申解释两条:

1.良心是一定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的反映,是人们的各种道德情感、情绪在自我意识中的统一,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良心是历史的、具体的、社会的范畴,是一定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反映,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是与生俱来的,因而也没有所谓抽象的良心。良心对于人们的行为具有判断、指导和监督的作用。

2.道德意义上的良心是一种道德心理现象,是指主体对自身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对于道德自我、道德活动进行评价与调控的心理机制。

文学名著引证3条:

1、本谓天然的善良心性。

《孟子·告子上》:“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於木也。”

朱熹集注:“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

2、多指内心对是非、善恶的正确认识。

宋王应麟 《困学纪闻·考史》:“ 仆固怀恩叛唐 , 李日月为朱泚将,而其母皆知逆顺之理,良心不可泯也。”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五回:“你还是个有良心的小子,所以叫你来伏侍。”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这丫头伏侍了你这几年,那一点不周到不尽心。他岂肯如今作这没良心的事!”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霍筠》:“彼岂有真才实学,能起死回生耶?徒以人命为孤注耳,良心安在!”

巴金《灭亡》四九:“但是她一旦离开了他,特别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便感觉到剧烈的良心上的痛悔。”

3、好心。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八回:“大圣本是良心,沙僧却有疑意。”

其实“良心”看不见摸不着,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良心”,也很难有一个标准。于是便模模糊糊用上“你的良心被狗吃了”或者“你的良心不会痛吗”之类的语句实施道德绑架。在这种高压下,胆小的人被忽悠得团团转,那些胆子够大的人,彻底泯灭“良心”、“良知”甚至“人性”,你又能把他怎么样?因为“良心”看似高大上而又虚无缥缈,有人就会用良心搪塞他人。明明没把事情做好,偏偏对人家说:“凭良心说,我没有对不起你。”在这种“绑架”之下,好与坏,对与错、是与非还重要吗?于是乎,“做得好不如说得好,说得好不如忽悠到位。”受害的“哑巴吃黄连”,忽悠人的自以为是,没办好事、不安好心的人,也因此逃避在“标准”之外。

之所以有人会选择用良心搪塞他人,是出于逃避责任的目的,欺骗他人同情、怜悯。这归根结底是自私在作怪,最终必将害人害己。

朋友聚会,有一种喝酒的方式叫“喝良心酒”,想喝就喝,不想喝就不喝,没什么强制性。在“喝良心酒”的场合,偷奸耍滑是常有的事。因为失去约束,最后的结果往往都是老实人吃大亏。试想:如果职场中也采用这种“喝良心酒”的方式,其结果会是什么?你敢说哪一个做事没有“凭良心”?

喜欢把“良心”挂在嘴上,不外乎两种人:说了真话的人和说了假话的人。这些说了假话的人,其实是不讲良心的。他们既没有承担责任,也没有诚信。说了真话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故意抹煞责任与诚信。在他们言论之误导下,人们认为做得好坏都可以,反正“已经凭良心”。这样的“凭良心”,实际上也是没有良心的。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