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的模拟性
2023-09-14 14:29:23
  • 0
  • 0
  • 0
  • 0

教育是有模拟性的。教育的模拟性,简单地说就是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在尝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也有可能会出现是先预想不到的情况。在不断尝试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不断受到历练。教育的模拟性决定了教育的容错性。无论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是在不断的试错、反思、再试错、再反思的反复循环中慢慢成长起来的。

进化心理学家哈瑟尔顿和列托曾经说过:"人类是以不断犯错的方式,来适应世界的。不允许孩子试错,意味着我们正在谋杀孩子们的生命力。"英国的家庭教育就提倡父母们进行试错教育,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去做事情。孩子做事,家长只需要在旁边监督就好,不需要过多的插手。这样的话孩子会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特别是从不断的错误中。在一次又一次的错误之中,孩子慢慢成长起来。如果我们一直因为害怕孩子们无法做到百分之百正确就不让他们去做的话,那孩子们以后步入社会就会更加害怕失败,因为在他们过去的生活他们从来没有过试错这个经历或者机会。

首先,教育应该允许错误,也就是“容错”。只有允许错误,才能允许试错。在试错教育中培养出来的孩子们更懂得如何去规避风险,在面对更复杂的事情的时候,他们会变比没有试错的孩子更加的从容和自信。

容错需要宽广博大的胸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教育者或者教育管理者,我们不能确保自己不会犯错误。既然我们会犯错,那我们又怎么能够要求一线教师和孩子们不犯错误呢?作为受教育者,处于最容易接受教育的时期,我们要在这个时间段教育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就要让他们知道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必须有试错的勇气。要让受教育者知道,在接受教育的场所,试错是被允许的。只有这样,受教育者才会敢于尝试而不是因为害怕犯错误而变得畏畏缩缩。

要鼓励孩子们试错,让他们自己大胆地想,大胆地去干。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因为自己认为受教育者无法做好就捆绑住他们的手脚,不让他们去尝试。

其次,容错需要时间,需要教育者倾注更多的心血。我曾经问一个物理老师:学生们做实验,看到的实验现象是否都与预期的吻合?这位物理老师说:“我们做的每一次实验都是成功的,因为方法正确,所以所有实验都做出来了。”我不寒而栗,如果都是这样从,我们的实验课没必要开设了。科学上的每一次新发现或新进展,都是因为观察到不一样地实验结果。呜呼!如果“实验都做出来了”,我们还会发现新事物新理论新方法吗?

怕出错,这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新人才的根本原因!

然而,允许出错,又怕出问题,这是体制机制使然。“与其反复经历失败,不如一次性走向成功。”这是目前大多数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的思维定势。

帮助孩子们快速成长的"试错三原则"

"幽默的经济学生活大师"蒂姆·哈福德就曾经出过一本书,在书中他系统的讲了为什么试错是教育孩子们最好的办法。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试错力》。在这本书中,它介绍了三种试错的原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让试错来促进我们的成长。这三个方法分别是稳妥的小碎步,冒险的大跨步,安全的松耦合。

稳妥的小碎步

解决一个问题往往有多种方法,我们不可能一下就确定哪种解决方法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案,所以我们要不断的进行尝试,直到找到那个最好的方法。

就好像我们在实验中遇到了一个之前没有遇过的实验,但是想要得到我们想要的实验结果有很多种方法的话,我们是不会花许多时间去看哪一种方法可以直接得到结论,而是会把所有的方法都尝试一遍,在尝试的过程中我们还可能会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就是书中所说的第一种试错的方法:通过尝试——错误——再尝试——再错误——继续尝试——成功。通过不断尝试,在得多许多不需要的结果的之后得到自己最为满意的那个结果。

这是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有思路用的试错方法,那么如果我们在面对一个问题却无从下手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这就需要我们试错的第二种方法了:冒险的大跨步

冒险的大跨步

在这个科技不断进步,所有的东西日新月异的社会中,我们是不能够一直原地踏步的。我们既然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我们就只能比别人更快的做出改变。

我们只有采取冒险的大跨步,去勇敢试错,才能走在别人的前面。就像华为一样,他们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跨出了一大步,暗中开发了鸿蒙,才能在这一场美国的打压中赢得站立之地,才能在许多人围攻的时候有反驳的资本,而不是手无缚鸡之力。

有时候跨出那一步可能会是成功,也有可能会是失败,但是如果我们连跨出这冒险的一步都不敢的话,我们又怎能在这个社会中分得头羹。有时候一腔热血的孤勇,会给我们带来无法想象的利益。

安全的松耦合

松耦合是什么呢?松耦合是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反面。

多米诺骨牌其中只要有一张牌倒了,其他的牌也无一幸免的会倒下。这就是著名的紧耦合,你在这件事情出的一点小失误都会影响到整件事情的进展。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就要松耦合,确保在尝试的过程中不会因为一点错误就导致前功尽弃。

教育部颁布的小学和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倡导开展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来实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目标。探究教育与探究教学在我国开始有人重视。西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靳玉乐教授主编的《探究教学论》,提出了探究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的论断。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