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教育
  • (20)

卷分数:回归还是倒退?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而分数在教育评价体系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卷分数”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学生、家长和教师都深陷其中。所谓“卷分数”,指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各方为了追求更高的分数而不断加大投入、竞争激烈的现象。这种现象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有人认为这是对传统教育重视知识学习的回归,也有人觉得这是教育的倒退,偏离了教育的本质。那么,“卷分数”到底是回归还是倒退呢?这是一个值...

  • 5
  • 0
  • 0
  • 0
2025.11.01 15:02

只追求考分和升学率的教育具功利化的反全面发展性质

只追求考分和升学率教育的功利化表现一、课程设置的功利偏向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理想形态,也是教育的美好愿景。“双减”的目的,不是只追求考分和升学率,但在功利驱使下,绝大多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奉行的是“丛林法则”,推行“去劣存优”的制度,只重视考分高的学生,忽视或干脆放弃大多数学生。升学率高的学校被社会重视,升学率低的学校备受冷落。同一所学校,在“优班”任教的老师备受尊重,在“劣班”任教的老师收到冷遇。唯分数论...

  • 8
  • 0
  • 0
  • 0
2025.10.05 10:57

从“两论”看东坡文思

《刑赏忠厚之至论》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应礼部试而写的文章。文章以忠厚立论,援引古仁者施行刑赏以忠厚为本的范例,阐发了儒家的仁政思想。全文文辞简练而平易晓畅,结构严谨,说理透彻。主考官欧阳修认为此文脱尽五代宋初以来的浮靡艰涩之风,十分赏识,曾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 宋仁宗嘉佑五年,苏轼被任命为河南福昌县今河南伊阳西主簿属正九品。苏轼未赴任,经欧阳修、...

  • 18
  • 0
  • 0
  • 0
2025.09.10 09:29

打造关注生命质量的教育

教育的本质应是关注人的生命质量,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与幸福。然而,当前教育在诸多方面偏离了这一核心。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犹如一座灯塔,为个体的生命航程指引方向,照亮前行的道路。从古代的“有教无类”到现代的全民教育普及,从传统的私塾讲学到如今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教育始终与人类的生命质量紧密相连。那么,教育究竟应如何提升生命质量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引经据典,结合真...

  • 8
  • 0
  • 0
  • 0
2025.08.22 08:03

考得不好的孩子应该有学上

当孩子努力了、得到了帮助,但依然没有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时,我们要认识到考试成绩并不是唯一衡量孩子能力和价值的标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能和兴趣,考试成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教育改革成为常态,改去改来,又回到追求高分率、升学率的老路上去了。这是走历史的退路,应当予以重视。提升教学质量,不等于一味追求高分和升学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讲,追求高分和升学率能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包括:1...

  • 16
  • 0
  • 0
  • 0
2025.04.10 22:14

“四段四年”学制改革可行性研究

一、引言学制作为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对人才培养、教育资源分配以及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现行学制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与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四段四年”学制构想在对比国内外学制的基础上应运而生,旨在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满足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本研究将对“四段四年”学制改革的可行性进行深入探讨,通过理论分析、对比案例以及多方面的考量,为这一学制...

  • 14
  • 0
  • 0
  • 0
2025.04.04 16:52

论小学阶段恢复开设历史地理课的必要性

引言在教育的宏大版图中,小学阶段宛如基石,承载着塑造未来公民的重任。然而,近年来小学课程设置的一些变动引发了广泛关注与深刻思考,其中历史与地理课的削减,带来了令人担忧的影响。曾经,小学二年级开始增设思想品德课,三年级开始增设自然常识课,四年级开始增设历史课、地理课。学生上初中以后,对自然科学类学科(生物、物理、化学)不陌生,对人文社科类学科(政治、历史、地理)也不陌生。然而,近年来,部分小学在课程...

  • 23
  • 0
  • 0
  • 0
2025.04.04 16:44

留学深造与教育本土化:从杨振宁与王兴兴看教育路径的多元与融合

引言杨振宁(YANG Chen Ning,Frank,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县(现肥西县),字伯瓌 ,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香港科学院荣誉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香港中文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博文讲座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 。杨振宁于1942年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1944年,获得清华大学研...

  • 14
  • 0
  • 0
  • 0
2025.03.09 11:29

从《汤姆·索亚历险记》看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

引言《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以19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一个小镇为背景,通过主人公汤姆·索亚的冒险经历,生动展现了青少年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书中不仅充满了童趣与欢乐,更蕴含着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诸多问题的深刻洞察,尤其是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塑造的关键阶段,如同一张白纸等待描绘色彩,而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都在这张白纸上留下痕迹。《汤姆·索亚历险记》...

  • 11
  • 0
  • 0
  • 0
2025.03.05 06:17

教育,不必期待花开

“静待花开”充满诗意,很多教师用来自勉、互勉。然而,教育是一场漫长而又充满未知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常常怀着殷切的期望,渴望看到孩子们如花朵般迅速绽放,展现出耀眼的光芒。然而,真正的教育,或许不必如此急切地期待花开。真正的教育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们要相信孩子内在的力量,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成长,但我们不必急切地期待花开,而是用心去浇灌、呵护每一颗幼苗。这个过程是艰辛的、单调的。教育者...

  • 32
  • 0
  • 0
  • 0
2024.11.28 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