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育,梦想与憧憬共同构织的美妙,我们对他充满期望。未来教育该是什么样子?它不可能凭空产生,总得由现在的教育过渡。从教育的现状,可以预测出未来教育的大致概貌:充分智能化,人的全面发展得到更大的发挥。
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人的,随之而来需解决好如下几个问题:
1、 教育培养的是人才还是普通人?
2、 教他们学什么?
3、 怎样教?
4、 教育教学采取何种组织形式?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从哪里来?从群众中来。一个刚出生的小孩,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发展为人才。做教育的,不可能只教那些可以发展为人才的孩子而对别的孩子置之不理。换句话说,教育机构也不可能宣称“我们只培养人才而不培养普通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拒绝平庸”是不可能的,就算世界教育峰巅的象牙塔里,也不可能百分之百把平庸者拒之门外。再说了,一个平庸者,冷不伶仃哪一天可能会出人头地一鸣惊人,那些自命不凡者有可能没入人海永无出头之日,这问题还得辩证地看。以拒绝的心态办教育,说不定挤掉了含金子的沙粒而收获的尽是尘埃。“有教无类”这种教育理想,诞生于两千六百多年前。要真正实现“有教无类”,恐怕还要等若干年。由于社会发展的局限性,教育行业不乏急功近利者。在他们犀利的眼光之下,受教育者被分成“九等十八类百千万亿分类”,比“三六九等”还要精细,还要“科学”,还要“权威”!这种状况在未来恐怕很难消除。
培养人,勿拒绝,甚至主动发现,平等对待,引领成长,这是我们期待的未来教育形态。
再看“教什么”。培养目标定下来之后,制定“大纲”或“标准”显得很重要。在信息化充分发展的今天,课程标准依然是教学内容的基本遵循。实际情况是:总是有一部分不达标,一部分人总想突破标准提前发展。教语文的,如果对学生说:“这个字在九年级才学习,你才四年级,不要管它。”是不是很荒唐?在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知识积累突破传统的线性建构方式,转向立体型甚至多维度建构。知识宝库的大门,不再是封闭的而是敞开的。知识宝库的管理者,几乎都用这样一种胸怀:门是敞开的,你完全可以从窗户或者别的地方进来。
“教什么”在下一步应该被定义为“用什么来建构”。用做建筑来比喻建构知识体系,刚启蒙的孩子,如何“挖基坑”比罗列材料更重要。通过“挖”,进一步明白地勘结果是否准确,进一步明白挖到什么程度可以遇上本土或岩层。不同的是,搞建筑按照图纸来,搞知识建构则没有预定的“图纸”,有时候甚至需要反复拓展“基坑”。这“基坑”就是对世界的好奇心,是求知的欲望,是探究的兴趣和精神。
目前对“教什么”看得很重,隔不了几年就要重新编写教材。实际上,有些可以称为“元知识①”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永恒的,无论教材怎样改版,都必须遵循“元知识”。比如:一加一等于二,从古至今都这样,知道了这一知识,就可以推演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取对数微积分,没了这一条知识,什么都枉然。其余诸如拼音文字的26个拉丁字母大小写,方块汉字的基本笔画,书写中的有头有尾等等,都是接近“元知识”的。这就像搞建筑,线材、板材、块材、注料搞清楚了,什么花样的建筑都可以建造出来。如果拿什么来建都搞不明白,建筑就只能停滞在图纸阶段而无法实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各科有待进一步提炼“元知识”。比如物理研究运动,化学研究物质变化,生物研究基因传承、组合与变异等等。由“元知识”建构成知识体系,须讲究方法。法国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勒内·笛卡尔说过这样一句话:“最有用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叶圣陶先生谈语文教学时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对教材反复修订,似乎绕不开一个结:生怕教师教错了,生怕学生学偏了。或者说生怕学生不会学,老师不会教。基于这个节结,形形色色的“教辅”出来了,为了学好一本7.8元的教材,学生家长得花187元购买学习辅导用书,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鼓励纸浆消费。一部分学校将课程标准放在一边,转而按照教辅资料引导的路子开展教学,把学生思维搞乱了。学生时代,题目都是印刷好了的,只需要写上答案就行。殊不知当了老师,才慢慢体会到列一个竖式这么难,公式编辑器的用法这么难学,出一份试卷这么不简单。在市场化时代,只有不想买东西的人,没有人买不到的东西。于是,“卷商”便有了市场。靠做买来的书本上的题,把知识学了个一知半解,“乘”和“乘以”分不清,“除”和“除以”辨不明白,建字底和走之底分不清,当了老师了,不知不觉还当了许多年!这种状态过渡到未来,恐怕未来教育不容乐观。
从担心教不好、学不好而改教材到干脆采用现存的印刷品来学来练,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了,而艰难的思考过程却被简单化,根本没有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花钱买的“现存的资料”用惯了,学生连最简单的学习方法也放弃了。有学生跟老师交流:“老师,你用放大镜在课文中找出来的那些词语,我这本书上都有,你也可以网购一本。”在他们看来,学习不用那么辛苦,教学也不用那么辛苦。但是,学生学好了吗?教师把学生教会了吗?今后恐怕又有一些人准备着手编写让学生学得更好的教辅资料和让教师教得更好的教学参考书了,那么“广阔”的市场前景,简直用不着怀疑!
未来教什么,恐怕要在学习结果检验上下功夫,也就是将学习检测阶段化,学习阶段细化,检测方式电子化、智能化。学生家长如果认为孩子对这个内容已经掌握了,就带孩子到专门的检测机构上机检测。受测者每人面前一台触屏电脑,试题显示在上面,学生在触屏上答题,像打游戏通关一样,检测系统凭学生已通过的测试界定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学习能力。在每一次通关结束后,系统都会提示受测者学习下一个内容。这些都是检测系统智能分析的。检测系统普遍使用以后,可能有的学生用两年时间就学完了小学课程并顺利通过检测,有的则可能要花8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学完小学课程。这也不碍事,因为必须把题全部做合格才能进入下一轮测试,这样的测试结果直接反映学习进度和学习水平,不至于小学毕业了不会写字,也不至于初中毕业了不会列方程。这样一来,学习完全个性化,自主性很强。
有人在担心:检测系统普遍投入使用以后,学校能干什么?教师还能干些什么?答案是:学校组织学习,教师教学习方法。学生在学校学习如何建构知识体系,学习如何在公共场所行进,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学习怎样遵守公共秩序,怎样保持公共卫生,学习如何当志愿者等等,学校依然存在,大有作为!教师呢?教给学生“元知识”和学习方法,例如:横和竖不要写弯写偏,写字不要乱发笔,走路不要东倒西歪,集体行进不要离开队伍,与人交往注意原则注意分寸,学习时如何“善假于物”等等。
再看未来“怎样教”的问题。目前过分依赖“教参”、“教辅”,离开教参,连教学目标都写不出来了,正如学生离开了“教辅”就不会做题一样。这不是教师应该具有的素质。有人认为:“教参”、“教辅”市场这么热闹,只需要做好选择就行。这里需要说:选择资料固然重要,如何教才是根本。
那么,未来该如何教呢?有些学生已经自主学习,还用得着教吗?首先,这种观点是极端片面的。它仅仅关注知识本身,忽略了知识体系建构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至于公共环境生存技能,恐怕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想都没想过。学生之所以需要学习,是因为很多东西不懂,很多事做得不够好。如果认为学生通过了测试就不敢教他们了,那就是对不学无术的虚无主义举起了双手!其次,这种观点的隐含意思就是“知识自私”。为了争取生存空间或赢得更多经济实惠,故意保留某段时间某部分人特别想知道的信息,以此“挟价”:要想知道就付费。这完全背离了为师之道,硬生生把求学者阻挡在门外。他们永远不知道,这些被阻挡在门外的人,有的可能在未来超过他们许多倍,有的可能就此消沉。第三,如果认为学生会学了,教师就会失掉饭碗,这只能让生存之路越走越窄。目前有的网民呼吁:取消教师这个职业。这两种想法,本质上是一样的。持这两种观点的人心中有“两怕”:一怕别人学到了知识自己没有社会地位,二怕别人掌握了方法自己失去生存的空间,大家难道不觉得狭隘可笑吗?
未来怎样教学生?首先是保留对“元知识”的敬畏。要相信:前人之所以这样称呼这样思考,不是某人规定的,而是约定俗成,畅行天下。比如书写汉字“一”,告诉学生这是一横,如果为了搞清楚为什么叫横而不叫别的名称去探究,其结果只能也弄越糊涂。又如1加1等于2,总不至于为了弄清楚1加1为什么等于2而把陈景润的演算稿来一遍详细解读吧?再如,这种元素叫做碳,如果你偏偏叫做别的名称,难道你要颠覆整个化学界?到时候恐怕颠覆不了化学界而你自己永远与化学无缘!对“元知识”,我们应该心存敬畏,不要胡编滥造,不要主观臆断,不要故弄玄虚。
其次,要教知识体系建构方法,留意那些“不一样”的东西。比如,第一次学习汉字“一”,写一横就是了。后来发现,“一”还有个大写,写成“壹”。这就要记住,联系以前学的一横的“一”,认清这个大写的“壹”在什么场合使用,这在知识建构上有提高了一个层次。又如“好”,首次认识,这个字念第三声,后来发现,有的场合,“好”要念第四声。这就要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记住“好”念第三声和第四声分别是在哪些场合,可以用一个小本,把带有第三声的“好”的词语和带有第四声的“好”的词语抄写下来,这就积累了不少新词,今后用处大着。如果一味否定“不一样”,其结果只能是原地踏步,无法学习新知识。我们在进入新学校或者参加培训的时候,老师或者管理员都告诉我们:要以空杯心态参加学习,才能学到新知识。其实,也可以保留以前的认知,用另一只“空杯”暂存最新学到的知识,一边学习一边思考,对比以前的认知,然后加以判断和取舍。如果以前的认知错了,那当然要改,学习不外乎就是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如果以前的认知并没有错,现在所学到的也有道理,那就记住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表述方式或者同一事物的不同观察角度以及同一事件的不同分析方法等等,拿不定主意,可以再问问、再学学,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问了还不清楚、不明白,那就查阅资料。字典、词典、《辞海》可以查阅,图书馆、博物馆可以去,百度谷歌还可以随时搜索。另外,建构知识体系是要讲究方法的,不会写字的时候,用脑子记忆,多次、多角度认知,渐渐形成完整的、正确的认知而避免片面性、狭隘性。会写字了,将认知记录在纸上。多次、多角度认知同一事物,不妨打开记忆,形成对该事物立体、多维的了解。时间长了,诸多知识点在脑子里面形成框架,逐渐充实,不管是思考、表达还是行动,都能够符合逻辑,受人认可和尊重。久而久之,就会有“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的感觉,到那时就接近“智者”了!
目前,我们抱怨创新人才太少。请回到前文思考:我们真正让每一个该受教育的人都接受应有的教育了吗?是不是有些人因为我们的误判断而被我们拒之门外?我们把“元知识”梳理了吗?是不是迄今为止依然概念模糊?这些模糊的概念,当有人提出要去梳理和探究时,我们是否嗤之以鼻?是否不屑一顾?是否给予支持?我们鼓励建构知识体系了吗?我们鼓励原创思维导图了吗?当有人要采取行动梳理知识,我们是对他说“用不着,只要按我说的去理解就行”,还是鼓励他“你试试”?如果我们老是拿“既成定式”去“框定”他人,那么,又有什么理由抱怨出不了创新人才?
未来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人的。先培养人,再从中发现人才,而不是急急忙忙断定“此人无法成为人才”而过早地把受教育者拒之门外。就像发现有创新能力②的人犹如海底捞针一样,发现有效的知识构建方法和教给人正确的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尽管现在人工智能已经在教育教学领域使用,学习者不再为工具和工具书缺乏而担忧,但教育领域仍有我们忽略了的尚未开发而又很重要空间。
未来教育的组织形式,应该是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的完美结合。目前,教育完全寄希望于学校和教师,教师压力大,学校管理难度增大。我们必须承认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和不完美性。就像一节课,再优秀,再顶尖,也还有发展的空间和整改的必要。再说了,再好也只是一堂课而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在教师的教学生涯中、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只能是凤毛麟角、沧海一粟。又由于学生家长有自己的事业,没法全天守着孩子,学生放学后就寄托在“午托”和“晚托”机构,多数家长很难顾及孩子的学习。当然,“午托”和“晚托”机构不是不可以存在,关键看如何管理。社会教育机构作为学校教育的必要延伸和补充,应该有存在的必要,并且要越办越好,真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如何管理这些机构,有待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同时,应当鼓励一些非盈利教育机构迅速发展起来,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可学习的内容,真正达到“生活即教育”的境界。
谈到家庭教育,相当一部分人怪罪于家长,说他们理念缺乏,不重视子女成长等等,怪来怪去,甚至归因到生物基因上!这是一个危险信号。任其发展,很难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更谈不上什么完美结合。在未来,教学有可能派生出可选择的订单模式③。所谓可选择的订单模式教学,就是家长可以选择学校和老师,可选的学校可以是线上的,也可以是实体。老师也一样,有可能是线上的,也有可能是线下的。学生及其家长可以根据学习所需去下单,学完以后参加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测试,学不会者,授受双方自行协商是否需要再付费。教师根据自身情况接单,凭实际授课时间和教学效果领取薪酬和奖励。这一切在大数据监控中,学生超过一月没有进阶,系统根据学生年龄及学习测试情况将相关学习建议直接发给学生家长,由社区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督促家长或监护人督促子女或受监护人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
班级授课形式在未来也会发生相应变化。首先是会出现普遍小班额现象。未来班额,可能30人就算大班额了。其次,班级组织形式,有可能打破“年级”界限,按授课内容组织班级。比如同样欣赏一首诗歌或者讲授方程,课堂上也许坐着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学习者根据智力发展水平和学习进度,自主选择不同学习内容。多媒体、大数据、智能分析、新传媒手段高度发达,使学习的可选性成为可能。
目前校点整合观点也许会失去权威。未来中低年级学段是在人口集中的地点办学而不是为了远离喧嚣而在城市边缘办学。目前销量很好的教参教辅资料,在未来可能滞销。